在印度,瑜伽是种生活方式
今年40岁的雷什・库玛・纳达,来自印度喜玛偕尔邦,他坚持规律地练瑜伽长达12年,从2005年起他在印度北部城市哈利德瓦尔的帕坦伽利瑜伽担任瑜伽教练。
《环球》杂志记者走进纳达的办公室时,刚完成瑜伽晨练课的他,正在给23岁的女孩拉克西米治头痛病。纳达刷刷地在诊断纸上写下几个瑜伽姿势的组合,叮嘱了几句,女孩儿感激不尽地退出了办公室。
自我实现
作为全球历史最悠久、权威的瑜伽,帕坦伽利瑜伽文化积淀丰厚。
什么是瑜伽?纳达的回答是:“瑜伽不是技术,而是生活方式。每个人都能练瑜伽,瑜伽是生活的法典,练习者不仅获得了身体的健康,还获得了心理的健康和本能的发展。”
在他看来,瑜伽的最终目的是自我意识的控制和自我实现。“练习瑜伽并不难,只要学会控制呼吸、控制思想和自我。”
作为瑜伽练习者,纳达一直保持与太阳同步的作息,每天只睡5个小时。他认为,瑜伽就是保持跟自然一致。纳达每天凌晨起床便练习冥想,“当周遭很安静时,你能听从自己身体内部的声音和节奏,我长期保持这样的作息习惯。”
对在印度瑜伽圣地瑞诗凯诗的瑜伽教练乌霞・戴维来说,“瑜伽是自律,接近自己的精神练习。”
乌霞说,练习瑜伽的目的是从身(身体)、心(思维、情绪等)、灵(感知事物的本能)三方面进行全面修习,达到平衡,过程中需要体位、呼吸、冥想、放松等多种技法的配合,最终达到完全的健康和自我修习。
她也认同,瑜伽的最终目标是自我实现,“对我来说,自我实现就是做一个好人,善解人意、诚恳善良、乐于助人,乐善好施,回馈社会和有信仰。”
修行圣地
在印度人的眼里,瑜伽圣城瑞诗凯诗是令人向往的修行圣地,而在世界各地的背包客眼里,这里还是追寻披头士浪游轨迹的嬉皮乐园。
上世纪,披头士乐队集体来到这座地处喜马拉雅山谷地的小城,跟随瑜伽大师哈瑞诗・玛哈士隐修。此后小城名声大噪,成为令人向往的精神乐园。
而慕名而来的瑜伽爱好者来到瑞诗凯诗后,都要入乡随俗,体验一下真正的瑜伽生活:住在设施简朴的小屋,穿着朴素简单,吃清淡的素食,在瑞诗凯诗,鸡蛋都很难见到。
恒河横穿瑞诗凯诗。在恒河边,经常见到祈祷或冥想的静修者。伴着恒河水的低声“吟唱”,修习瑜伽一段时间,跟自然、跟自己相处。这或许是令人羡慕的瑜伽修习理想状态。
“但过不久,大多数人不得不回国继续工作赚钱。其实你只要在繁忙的日常中抽出几十分钟甚至几分钟来练习瑜伽,跟自己安静地呆一会儿,你也会觉得快乐的。”乌霞说。
如今,越来越多的人来瑞诗凯斯跟她学习瑜伽,通过学习,很多人对生活的感悟在慢慢地改变。
“瑜伽要求我们过简朴的生活,跟动物和自然保持和谐。瑜伽是生活方式,要自然地进行。”乌霞吃素已40年,她不喝碳酸饮料,不吃洋葱、大蒜等辛辣食物。
“如果你专注地练习瑜伽,身体和思想结构都会改变。持续两到三年,消化系统都不会想吃荤。吃肉会引发很多疾病,越来越多的西方人也选择不吃荤。吃素和瑜伽练习会让人们戒烟戒酒,能让人的身体保持清洁。”乌霞说。
“而现代人每天花太多时间玩手机,睡很长时间的觉,说很多无用的话。在繁忙中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,花一段时间跟自己相处,会使自己更快乐。”
什么不是瑜伽
瑜伽学习不能速成,在帕坦伽利,学员既要学习瑜伽体式、呼吸、冥想等,还要学习哲学、医学、社会学、自然科学等与瑜伽相关的经典,完成学业一般需要几年的时间。
纳达说,把瑜伽当作是一种减肥运动的观点是不正确的,减肥只是练习瑜伽的目的之一。“光靠气息法就可以减肥,如果加上动作也能更快地消耗能量,减去身上脂肪。但是仅凭高难度的动作,不一定能减肥,如果不配合正确的呼吸法等,甚至还会对身体有害。”
在印度,瑜伽被推崇为健身良方。对新德里司机普拉迪普而言,瑜伽除了健身,还能调节内分泌,治疗和辅助治疗疾病,减缓疲劳和压力等等。“我的妈妈和妹妹每天早上都跟着电视里的瑜伽大师一起练瑜伽,瑜伽对心脏、胃和呼吸性疾病都有好处。”
乌霞今年59岁,她是瑞士人,30年前她与家人定居印度,开始修行瑜伽。其间她曾遭遇两次车祸,据乌霞介绍,她的一条腿大腿曾失去知觉,膝盖无法活动, 医生也对这条腿判了“死刑”,认为“很难再恢复”。而在瑜伽大师B・K・S・艾杨格的帮助下,通过练习艾杨格瑜伽,下肢奇迹般康复了。
根据自己的经验,乌霞认为瑜伽确实可以治疗肢体疾病。但即使自己的身体状况允许,一些瑜伽姿势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练习的。“例如,紧张的人不能做头手倒立,否则只会更加紧张,而做身体前弯动作能恢复头脑平静。”
乌霞告诉记者,练习瑜伽的正确步骤是,先通过瑜伽姿势来了解你自己的身体,当身体结构和思想结构准备好了后,才可以练习呼吸法等其他部分。
纳达则提到练习瑜伽的注意事项,包括:做动作时不要勉强自己;不需长时间苦练,每天能抽出一个小时即可;要循序渐进地练习,克服急功近利的心态。他特别强调,饭后不要立即练习呼吸法,空腹时练习瑜伽是最佳的。
随着瑜伽在全世界的风靡,它逐渐变成一种时尚。“在过去,瑜伽是高层级的传统,现在却成了产业,瑜伽的主要目的在被大家遗忘,现在瑜伽正在变成‘Bhogha’(博伽)――指瑜伽的背面。”
在一些国家,瑜伽则变成一种高难度的肢体运动,练习者追求肢体的柔韧。“这并不是瑜伽。这并不是瑜伽!”乌霞感慨,“比将肢体锻炼得无比柔韧更重要的是,了解自己的身体、了解自己正在做的。”
瑜伽的起源与发展
瑜伽起源于古印度,最早记录见于5000年前的达罗毗荼人时期,是一种通过静坐、冥想、苦行为主的身心修行方式,逐渐发展成为以婆罗门哲学为基础,集哲学、宗教、科学和艺术为一体的文化。
在瑜伽圣城瑞诗凯诗,城内有非常多的静修中心和修行院。帕玛斯尼克坦修行院是瑞诗凯诗最富盛名的瑜伽修行院,是每年瑜伽节的主办方和主办地点。要求非常严格,学员每天四点半起床修习瑜伽,晚上要参加湿婆公园上的祭河仪式后才能休息.
而一些小型修行院则以特色瑜伽课著称。拙火瑜伽和唱颂瑜伽是阿南德普拉卡什修行院的特色瑜伽课,每天早上,修道院会进行拙火仪式,导师和修学者们在火炉 边上围坐,一边咏唱一边将芳香草药扔进火炉焚烧,拙火仪式意在通过咏唱净化感观和灵魂,他们认为焚烧的草药散发到空气中有宁神静气的效用。
(来源:2013年11月16日出版的《环球》杂志 第22期)
瑜伽是什么?
瑜伽不是钢管舞,瑜伽不是肚皮舞,瑜伽不是健美操;
瑜伽不仅仅是体式,瑜伽不仅仅是减肥,瑜伽不仅仅是娇美的身材;
瑜伽历史的久远,如同印度的佛教、如同中国的道教,是古印度人开发人体潜能与宇宙合为一体的一种艰苦的修行,破除的人的烦恼,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。这点,相信习练过瑜伽的人,都很清楚。
瑜伽人,追求的是一种简约的生活,简单而纯粹。复杂就意味着繁琐,繁琐带来的就是烦恼。瑜伽服饰大多以净色为主,体现的就是一种简约的生活态度。
瑜伽人,追求的是回归,是内心的自省,通过与自己心灵的对话,而体察外部的世界。所以瑜伽人,是平和的,凡事会回归自我,审视自我,而体察对方,避免冲突,释放压力。这就是瑜伽人的气质。瑜伽服的宽松,代表的其实是一种包容。
瑜伽人,追求的是万物的和谐共荣,不是自我的凸显。所以瑜伽人,会把自己很好的融入到自然、融入到社会、融入到团队和家庭,和谐才是双赢的基础。简单一 点,就是如同我们常说的:家和万事兴!反观社会,有几个是家和的?有多少是夫妻反目、兄弟成仇造成的家庭和社会的悲剧。
瑜伽人,追求的是与宇宙的统一,当自我内心逐步强大的时候,我们自身就是宇宙的主宰。只有自身强大,才可以改变环境,把握自己的命运。正如易经所倡导的:天行健,君子当自强不息,厚德而载物。
然而,不知从什么时候,瑜伽渐渐脱离了她自身的文化。仅仅当成了一种健身运动和时髦。
但毕竟与瑜伽文化,开始渐行渐远。
瑜伽应该是净色的,正如瑜伽人的纯净和平和;
瑜伽应该是简约的,正如瑜伽人的生活态度;
瑜伽应该是环保的,正如瑜伽人对自然和谐的热爱;
瑜伽应该是宽松的,正如瑜伽人对万物的包容;
在中国,瑜伽更是一种生活态度!